全球樓行 | 深入報道樓市新聞,覆蓋全球移民及家居內外資訊

港人移民台灣 拎定居證 遙遙無期︳創業家簽證 或較易達陣

撰文:Wendy

出版:2023-05-19

更新:2023-06-19

台灣過去一直是港人的移民熱點,然而不少港人以600萬新台幣(約152.7萬港元)投資移民台灣後,卻面對「可居留,不可定居」的困局,在拒批定居證(身份證)下,有部分港人或打算「二次移民」其他國家,不過仍無阻部分港人繼續移民台灣的打算。有業內人士指,除投資移民,移台亦可選揀最低200萬新台幣(約50.9萬港元)的「創業家移民」,因為較可量化對台灣的實際貢獻,更有利日後落戶

 

早前網上瘋傳,資深傳媒人蕭若元不獲台當局批准定居。蕭若元回覆傳媒時強烈否認沒有這回事,根本這些是造謠,惟未有交代居留的狀態,目前仍會長期留在台灣。

 

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19年來台居留港人有5,858人、定居1,474人;2020年居留10,813人、定居1,576人;2021年居留11,173人、定居1,685人。一般而言,在台灣居留滿1年後可申請定居證,然而數據反映申請移民台灣的人數不斷增加,但是獲得定居證的數目卻沒有相應提高。反之,近年港人拒批定居證的情況日益嚴重。

 

最低600萬新台幣的「投資移民」方案,申請者除要在當地聘請兩名台籍員工,另外需要開設實體店經營,最少營運3年,此外在申請移民計劃書上,所填寫的預期每年營業額要達標。

 

內地出生 任職機構 年齡均有影響

 

Smart2Go移民平台創辦人余偉龍表示,早年移民台灣的港人只有數百宗,在審批時不會太嚴格,但現時已逾萬宗,審查只會愈趨嚴謹。他指,不論任何投資移民方案,若要成功移民台灣緊記「三條紅線,一個傾向」。

 

第一條紅線通常被很多人忽略,就是申請者是否內地出生,惟即使內地出生,只要是1997年前已來港,尤其是七十或八十年代透過抵壘政策來港者,早已歸化成為「香港人」,申請移民台灣時,在政治背景審查方面仍屬於較低風險的一群。

 

第二條紅線是申請者是否在政府部門或中資機構工作,且「職位愈高愈危險」。台灣為防止政治卧底滲透,故對此背景審查十分緊張,移台前宜找台灣移民律師進行風險評估。

 

第三條紅線則是年齡問題,如果申請者已超過60歲,在台灣已經進入準備退休年齡,相對上對當地貢獻較小,則並非台灣想吸納的對象,目前年紀較大的申請者以600萬新台幣投資移民方案,部分出現「押件」(暫時擱置)情況。

 

七成港人獲居留後撤資 令當局警戒

 

至於「一個傾向」,即是台灣當局很看重申請者的移民傾向。余偉龍表示,台灣當局有數據指,有七至八成的港人獲得居留簽證後,會「減資、撤資」,甚至回港,不再回來台灣,並非有真正的移民傾向,台灣當局不希望見到這個情況,故在批出定居證時延長審批時間。

 

創業家簽證要求多 惟更能量化貢獻

 

另外他亦提及,另一項投資入場費較低的創業家簽證或更能量化對台灣實際貢獻,有利獲得定居證。其投資金額最低為200萬新台幣,但是所需要的承諾更多,該簽證需要申請者有一半時間留在台灣。另外,申請者需要購買一個專利,他分享購買的專利不一定是高科技,例如曾有在香港洗衣店打工的申請者,透過在台灣科學園內購買洗衣噴漆專利,令衣服多洗幾次也不會破爛,成功取得簽證。

 

此外,簽證須申請者聘請3名台籍員工,以及公司要營運5年,看似時間及人工成本更多,但是台灣當局可以實際量化其貢獻,假若5年後公司仍然存在,加上業務設有實體營運地點,以及達到計劃書所寫的營運目標,哪怕只完成七至八成,獲批定居證機會亦較大,因已反映出移民傾向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