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樓行 | 深入報道樓市新聞,覆蓋全球移民及家居內外資訊

英國稅務年度點解係由4月6日開始?

撰文:英國建築師

出版:2023-04-24

更新:2023-04-24

英國稅務年度點解係由4月6日開始?

踏入四月,自僱人士及公司老闆應該收到稅局HMRC的溫馨提示,新一年的稅務年度已經開始。但與香港由4月1日起計算的方式不同,英國的稅務年度是由4月6日計起,至到來年的4月5日。大家有沒有想過英國是否「求其」擇日呢?跟很多其他英國的奇怪傳統一樣,其實是有一段故事。如果各位有兩個小時時間的話,不妨讀下去,因為是要由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開始講起。

 

凱撒大帝在公元前45年引入一套曆法改革,以4年為一個周期,當中包括3年有365日,及1年366日的閏年,並且根據羅馬人早年傳統,將每年第一日由3月1日回復為1月1日。隨著羅馬帝國在西歐衰落,曆法計算演變成由教會主導。從公元6世紀起,英格蘭曾經一度以聖誕節作為新一年的開始,直到1067年法國 Norman 入侵後才再次改成1月1日。

 

到了9世紀,南歐國家開始流行以3月25日天使加百列向瑪利亞顯現的紀念日為新年,而紀念耶穌出世的聖誕節正是瑪利亞懷胎9個月後的12月同一日。這個新興的新年日子繼而傳遍歐洲,英格蘭就要到1155年才首次採用這日作為全年第一日,一用就用了幾百年。

 

不過,以凱撒大帝的古羅馬曆法為基礎、「4年一閏」的計算方法都不是最準確,因為地球環繞太陽一周其實是比365.25日少大約11.5分鐘,千百年後積累下來,就跟實際的天文現象差距越來越大。於是在1582年,教宗 Gregory XIII 決定在10月減去10日作為平衡,並且將計算閏年的制度完善,訂下每逢遇到1800、1900、2000等00字尾的年分時,只有能被400除得盡的年份才可以是閏年的規定,以避免每128年就相差一日這個情況再次出現。

 

不過當時英格蘭剛剛經歷過由亨利八世為一己私慾而脫離羅馬天主教、另立聖公會的宗教改革,因此並沒有採納到全歐洲都應用的新版本天主教 Gregorian 曆法。

 

直到18世紀中期,羅馬曆法與歐洲大陸的日子計算已經相差至11日,堂堂大英帝國終於「頂唔順跪低」,要跟歐洲重新接軌。1750年英國國會通過 Calendar (New Style) Act,正式將英國的曆法更改為 Gregorian 格式 (儘管因為尊嚴緣故,當時只稱為 「new style」),並且由1752年起,將新年再次訂為1月1日,換言之1751年就變成由3月25日至12月31日,剩下282日。而為了令日子與歐洲同步,1752年的9月就少了11日,由9月2日直接跳到9月14日,令到不少無辜市民痛失生日,慘無人道。

 

生日都算事小,經濟影響事大,草率更改稅務年度有可能令政府在該年失去大量稅收,因此政府決定將365日的稅務年度維持不變,但就要在3月25日之後加上11日去彌補差距,變成4月5日。到了1800年,由於本身是羅馬曆法的閏年,但又除不盡400,因此又再加多1日,從此英國的稅務年度就變成為由4月6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