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樓行 | 深入報道樓市新聞,覆蓋全球移民及家居內外資訊

City of London是全英國最細城市?

撰文:英國建築師

出版:2022-10-27

更新:2022-10-27

City of London是全英國最細城市?

沒錯,按「字面解」技術上的確是。City of London 作為一個自治區方圓只得1.12平方英里,因此又被稱之為「Square Mile」,簡稱「City」,是全英國最細的法定城市「city」,比起第二位的「Wells」細差不多足足一倍。由於是金融區,2011年普查顯示City在全國各城市中最少人口排名第三,只有7000多人居住,當中超過一半住在二次大戰後以Brutalist粗獷主義風格興建的Barbican屋苑。一般被統稱為「倫敦」的「Greater London」,嚴格來講並非整個地區合共32個boroughs 都有「城市」的地位,事實上只有「City of Westminster」及「City of London」才是正式的「city」。

 

City of London(圖片來源︰Evan Evans Tours)

 

倫敦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3年的羅馬時代(即東漢年間),羅馬帝國到達英國建立Londinium城,大規模興建城牆、露天劇院、神廟、廣場、以及第一代相信是以木建成的Londinium Bridge。羅馬時代的七大城門(gate)今日已無一倖存,大都於1760年代被拆毀以擴建道路,但各城門名字如Moorgate﹑Bishopsgate及Aldgate等仍然沿用至今。

 

羅馬時代的 Londinium 地圖(圖片來源︰MAPCO)

 

由於是入城必經之路,被王上斬首示眾的叛國分子頭顱或手腳會被掛於城門之上,以儆效尤。雖然城門不在,但部分羅馬城牆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如在Barbican及 Tower of London附近為數都有不少。而現時City of London的版圖亦只是比羅馬年代稍作擴張,並在邊界主要路口一共豎立了14隻龍去守護,以茲識別,氣勢之強與一般地區以普通路牌「Welcome to xxx」顯示地界實在無法相比。

 

羅馬時代倫敦城七大城門與盾型徽章。(圖片來源︰Getty)

 

 

City of London由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自治管轄,總部設在Guildhall,有自己的Lord Mayor of London及旗幟徽章等,警察制服及編制亦有別於倫敦 Metropolitan Police,連國家君主入城都要先得到Lord Mayor同意,並且要在 Temple Bar舊城門位置由Lord Mayor將劍交予女王,象徵權力交接。

 

位於 Strand 與 Fleet Street 交界的Temple Bar - City 邊界守護龍:由設計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 的 City 御用建築師 Sir Horace Jones 所設計,取代已搬離該地點、由 Sir Christopher Wren 所設計的 Temple Bar Gate。

 

Lord Mayor是由110個遠古及現代同業公會livery companies所選出,任期一年,官邸位於Mansion House,每年都會穿戴傳統古裝闊袍舉行花車巡遊,風頭遠勝於民選產生的大倫敦市長。

 

Lord Mayor of London 每年都會穿戴傳統古裝闊袍舉行花車巡遊。(資料來源︰Clive Totman)

 

建築方面,由於倫敦城經歷過1666年倫敦大火、二次大戰德軍空襲及90年代愛爾蘭共和軍炸彈襲擊共三次重大破壞,建築風格由羅馬遺跡、中世紀教堂、火災後 Sir Christopher Wren重建的大量教堂,再加上古典、維多利亞、哥德式、Art Deco、現代主義、粗獷主義及後現代主義等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共冶一爐,新舊建築物比鄰而居,對比強烈但和平共處。

 

1942年二次大戰德軍空襲過後由 St Paul's Cathedral 望向 City of London 的頹垣敗瓦。

 

 

新舊建築交替:由 One New Change 望向 St Paul's Cathed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