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樓行 | 深入報道樓市新聞,覆蓋全球移民及家居內外資訊

倒汗水發霉 腐蝕木材結構 影響健康

撰文:英國建築師

出版:2022-12-22

更新:2022-12-22

倒汗水發霉 腐蝕木材結構 影響健康

在英國冬天經常遇到的問題,最近見有不少群組都有討論屋內的倒汗水及發霉,而大部份的留言解答都十分正確,不過如果有人沒有留意或者想多了解,以下都想作少許補充。屋內出現的倒汗水英文有分為surface condensation及interstitial condensation兩種,要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倒汗水,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相對濕度 (Relative humidity)及露點(Dew point)。

 

相對濕度

 

經常在天氣報告中聽到的相對濕度是量度空氣中水分的單位,但講明「相對」即並非絕對,換言之是受外在的條件所影響,這個條件就是溫度。當氣溫下降時,空氣掌握濕氣的能力亦同時減弱,與同樣份量的水氣在較高溫度下比較,低溫環境的相對濕度會更高。

 

露點

 

當相對濕度達到100%就代表空氣中的水分已經飽和,不能夠再將所有水分維持於氣態之內,這就叫做露點。一旦空氣達到露點而氣溫還在持續下降的話,濕氣就會開始凝縮在冷凍的表面上變成液態,形成表面的倒汗水surface condensation,在屋內的窗上尤其常見,屬於正常現象,正如戴眼鏡的朋友出入冷氣地方眼鏡會「矇晒」一樣。但如果倒汗水擴散及滲入至屋的內部,例如牆身或天花上,一般就會定義為interstitial condensation。

 

相對濕度隨著溫度轉變而有分別。

相對濕度隨著溫度轉變而有分別。

 

嚴重的interstitial condensation會有機會造成發霉、水漬、木料被腐蝕及結構內的金屬生銹等問題,影響住戶健康甚至樓宇結構,但要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有時並不容易,可能需要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實地視察。不要以為只有舊屋才會出現問題,由於舊屋很多時候缺乏保暖物料,室溫較低,形成倒汗水的機會是比較高,但舊屋的實心磚牆卻又有助濕氣流動,水份能夠自然「彈出彈入」。新樓雖然保暖優勝,不過設計上講求密封以防漏風,如果長期通風不足而令濕氣積聚,又或者是建築設計及手工有毛病 ,例如保暖有瑕疵引致有cold bridge等,都可能是導致有倒汗水的原因。

 

嚴重的interstitial condensation 會有機會造成發霉,Photo credit︰Getty。

 

要避免露點,當然是穿衣,溫暖不會寒冷。沒錯的是,將屋內的溫度提高的確是其中一個解決倒汗水的方法之一,可以將相對濕度降低而減慢倒汗水的形成,另一個方向就是剛才提到的保持空氣流通,有濕氣都會盡快吹乾,避免surface condensation發展成為interstitial condensation。開窗、開抽氣扇及開暖氣都是大家可以多嘗試下做的,尤其是煮食多蒸氣及沖涼之後。另外傢俬太貼近外牆都會妨礙空氣流通。明白天氣凍很多時候大家都不想開窗,不過現時新款的uPVC窗大多都裝有trickle vent,在窗的頂部有「一條罅」的開關裝置以助通風,又不會怕有冷風入屋。英國本地人就不太流行用抽濕機,大多數都偏向以天然被動方法去除濕氣。如果能夠做到好的通風效果,一般來講應該無須用到抽濕機,要視乎各人需要及實際情況。